English

儿童——阿富汗战争的牺牲品

2000-11-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邹强 我有话说

历时二十余年的内战,已使阿富汗满目疮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民流离失所。数以百万计的阿富汗难民在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寻求避难,而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他们生活窘迫,儿童非但无法得到受教育的权利,很多孩子还要担当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在巴基斯坦,大部分阿富汗难民聚集在西北边境省的难民营中。省会城市白沙瓦更是活跃着一群为赚取微薄收入而从事简单劳动的阿富汗儿童。他们或是在汽车站旁卖罐装水和沏好的茶,或是走街串巷卖些诸如牙刷、铅笔、洗发水等小商品,或是为人擦鞋、做修车行的小工等等,但其中最普遍的“工作”是乞讨和拣垃圾。在白沙瓦的阿富汗难民聚集区,常常可见一些衣着脏烂、赤着双脚的阿富汗小乞丐,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来往的车辆和过客,还有堆积如山的垃圾堆。

这些小难民的年龄在7至15岁之间,除了他们眼里还透着童贞之外,浑身上下沾满灰土。他们早出晚归,在垃圾箱中拣些纸张、纸箱和废旧的塑料制品,而后拿到市场上卖掉。他们每天的食物基本来自这些垃圾箱,比如一些腐烂的水果、发霉的面包,如果幸运拣到一些丢弃的蔬菜,这就成了他们与家人分享的大餐。在一些医院附近,他们还会专拣一些用过的注射器变卖,而其中有些针头沾满了肝炎及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菌,这些阿富汗小难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受到严重的威胁,每年都有很多儿童因饥饿和疾病死去。

据一些小难民讲,他们中有人的父亲已在战争中死去,更多的因战争致残后辗转来到巴基斯坦,因为没有工作能力,无法养家糊口。

目前,阿富汗的局势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控制着阿绝大部分领土和人口的塔利班政权一改昔日自我封闭的做法,加大了对外交往和接触的力度。塔利班强烈呼吁国际社会认识到阿富汗的现实,参与阿富汗的和平及经济重建的进程。但是人们无法消除一个基本的疑问:谁将是今后阿富汗国家重建的生力军?如果说阿富汗儿童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是构成其今后20年社会的主体,他们能否担当起上述重任?人们难有乐观的答案,因为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当前95%的阿富汗儿童都处于失学状态。人们无法想象,被21年的阿富汗内战剥夺了受教育和健康的这一代,能否改变他们和阿富汗的命运。事实上,这一代已成为阿富汗战争的最大牺牲品,阿富汗将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本报伊斯兰堡11月1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